北京城九门外七十六个城门的守将们陆续赶到克难营,他们脚步匆忙,面带期待。五千两白银的诱惑实在太大,足以让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将领们放下身段。
初春的寒意还未散尽,料峭的风裹挟着细密的尘土,拂过营地里高高飘扬的旗帜。克难营的饭点到了,灶房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。
朱慈烺正与火铳局的太监们围坐在一处开阔地带。他们就地而坐,每人面前放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,中间几个大瓷盆里盛着炖得酥烂的肥肉,香味四溢。这些伙食都是让黄大宝专程从城外炒豆儿胡同的酱园里采买的。
“诸位莫要拘束。”朱慈烺夹起一块油光发亮的肥肉,轻轻塞进馒头里,递给身旁的太监,“吃饱了才有力气练兵。”
那太监双手微颤,眼中闪过一丝不可置信,“殿下,这...这使不得...”
“有什么使不得的?”朱慈烺轻笑着摇头,目光扫过周围局促不安的太监们,“克难营上下一心,自当同甘共苦。”
说着,他又挨个给其他人递上塞满肥肉的馒头。一群太监看着手中的馒头,眼眶泛红。在宫里当差多年,他们还从未受过这般优待。
营地里飘散着饭菜的香气,混合着泥土的芬芳。朱慈烺端起酒杯,看着眼前这群忠心耿耿的属下,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你们都是本宫的亲信,将来到了江南,十二州、四境、八方的巍峨天子府,必从你们中选拔。”
“谢殿下恩典......”太监们纷纷跪地叩首,有人已经抑制不住啜泣起来。
正在这时,守门将领们被带到了这里。看到太子和一群净军席地而坐,吃着再普通不过的饭菜,这些平日趾高气扬的将领们顿时愣在原地,面面相觑。
“都别站着了,一起用饭。”朱慈烺招呼道,仿佛没看见他们脸上的尴尬。
将领们犹豫片刻,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坐下。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递来的馒头,不时偷瞄太子的神色。
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军号声,那是城墙上的将士在轮换防守位置。
朱慈烺放下手中的筷子,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:。“诸位将军日夜坚守城门,辛苦了。”他的声音不疾不徐。
众将纷纷拱手道:“殿下言重了,守城乃我等分内之事。”
“关宁援军就要到了。”朱慈烺轻声说道,“四万铁骑,不日即可抵达。”
此言一出,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声。有人激动地握紧了拳头,有人则默默擦去额头的汗水。就连一向沉稳的吴三辅,嘴角也不自觉地扬起一丝笑意。
但朱慈烺很快又说道:“然而,诸位也该明白,关宁军的到来只是暂时的解围。”他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,“父皇已经决定,待吴三桂抵达后,即刻启程南迁。”
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,将众人方才的喜悦浇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