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页无法加载
翻页 夜间
风景书巷>玄幻小说>谁说朕是暴君?朕要诛你九族 > 第四十二章 圣上驾到
    “呵。”他冷笑一声,“两个知县宁死不供,看来武昌这潭水比朕想象的还要深。”这种把戏,他在前世就见得多了。一出事,各部门就开始互相推诿,把水搅浑。等到最后,谁也说不清责任在谁。闵学之现在就在玩这套。他还真把自己当回事,治理整个省份的政务,官员贪腐是按察司的责任。那杨文岳又怎么样了?他认为布政使才是一省行政总管,新田制执行不力,布政使难辞其咎。正想着,又一封八百里加急从京城送到。看完内容,崇祯险些将茶盏摔在地上。京城那些人又在搞事了,竟然集体弹劾李自成和魏忠贤!分明是想混淆视听,顺便除掉李自成这个眼中钉。为啥非得整治李自成不可?因为他是新政督察御司使,就是要彻查地方政务。这个职位就是所有官僚的眼中钉、肉中刺。现在官场上已经有了必杀名单,首当其冲的就是李自成,紧随其后的是杨所修。辽东战事一结束,朝堂注意力重回新政,某些人坐不住了。因为崇祯的新政,已经开始触及到一些核心利益集团的根本。必须在这场政治较量中赢出头,他们就要先铲除皇帝身边的亲信。就在这时,一名锦衣卫快步走入,递上一份密折:“陛下,武昌城内又有新的消息。”崇祯展开密折,眉头越皱越紧。原来武昌城内已经乱成一锅粥。布政司、按察司和都察院三方势力明争暗斗,各自为营。布政使闵学之和按察使杨文岳更是水火不容,为了推卸责任,几乎到了撕破脸的地步。而那些地方官员们,则在这混乱中左右逢源,借机敛财。“真是好大的胆子!”崇祯冷笑,“朕还没到武昌,他们就开始演戏了。”这时,又一名锦衣卫匆匆进来:“陛下,刚刚得到消息,布政司衙门已经开始统一口径,准备将所有责任推给按察司和都察院。”“哦?”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,“看来闵学之是想玩一出苦肉计啊。”他站起身,走到窗前。远处,武昌城的轮廓已经若隐若现。“传朕旨意,命李自成即刻启程,赶在朕之前进入武昌城。”“陛下,这......”锦衣卫有些迟疑。“怎么?有问题?”“李自成大人此刻正在查办长沙案件,若贸然离开......”“无妨。”崇祯淡淡道,“长沙那边自有魏忠贤盯着。朕倒要看看,当李自成突然出现在武昌时,那些人会是什么表情。”锦衣卫领命而去。崇祯重新坐下,翻开案头的奏折。这些奏折都是关于武昌官场的,每一份都记录着当地官员的贪腐行径。“真是有趣。”他冷笑,“一边在折子里痛陈时弊,要求严惩贪官,一边却在暗地里中饱私囊。这些人,还真是会演戏啊。”就在这时,又一封密报送到。这次是关于布政司左参政韩阳理的。原来这位周大人最近频繁出入各个衙门,似乎在串联什么。“呵,闵学之倒是会用人。”崇祯眼中闪过一丝玩味,“不过,这韩阳理怕是要让他失望了。”他放下密报,望向窗外。天色已近黄昏,武昌城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。“武昌啊武昌,朕倒要看看,你们还能演出什么好戏来。”与此同时,武昌城内的气氛越发紧张。布政司衙门内,闵学之正在召集各州府官员开会。“诸位。”他环视众人,“陛下即将驾临,我等必须统一口径。新田制推行不力,责任在于按察司监管不严。至于军政方面的问题,则是李清治军不严所致。”下面的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。这时,一名官员突然问道:“大人,若是陛下追问具体细节呢?”闵学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:“具体细节?本官早有安排。你们只需按照本官给的说辞回答就是。若有人敢说错话......”他没有说完,但在座的官员都明白了他的意思。就在这时,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“大人!”一名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,“李、李自成来了!”“什么?!”闵学之猛地站起,“他不是在长沙吗?怎么会......”话音未落,大堂外已经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。在场的官员们面面相觑,有人已经开始悄悄擦汗。李自成,这个让整个官场都忌惮的新政督察御司使,此时此刻出现在武昌,这意味着什么?所有人都清楚,这绝不是巧合。崇祯,这位年轻的皇帝,显然已经开始布局。而他们,才刚刚商量好该如何推卸责任,就迎来了这样一个“惊喜”。闵学之强作镇定,整理了一下衣冠:“诸位大人,且随本官去迎接李大人。”可他的声音,已经有些发颤。杨所修就像一条疯狗,见人就咬。魏忠贤更是无耻至极,脸皮比城墙还厚。至于李自成,那暴躁的性子,一点就着。“大人,门外有锦衣卫前来!”又一名衙役急匆匆的赶来。这下闵学之更为震惊不已,还没接到李自成,陛下已经到了,赶忙吩咐一众官员出城迎接。武昌城外五里处,尘土飞扬。数千铁骑踏着平原,马蹄声如雷,震得大地都在颤抖。铁蹄践踏之处,黄土飞扬,烟尘四起。远远望去,仿佛一条巨龙在大地上蜿蜒前行。城外的官员们看到这支队伍时,无不变色。若不是锦衣卫提前通报,他们定会以为是敌军来犯。不少人暗自揣测,这位年轻的皇帝为何突然南巡。崇祯端坐马上,一身月牙白长衫随风飘动。腰间别着帝王剑和燧发枪,头戴白玉冠,面容俊朗,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凌厉之气。他的目光扫过远处的武昌城,城墙高耸,守备森严,却掩盖不住城中的腐朽气息。“陛下,前方就是武昌城了。”骆养性策马上前,低声禀报。崇祯微微颔首,目光依旧凝视着远处的城池。春日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,却驱散不了他眼底的阴霾。铁骑所过之处,杀气弥漫。沿途的百姓纷纷跪地,但崇祯能感受到他们眼中掩饰不住的恐惧与怨恨。不少官员已经冷汗涔涔,下意识地看向左布政使闵学之。有人小声议论,这支铁骑的气势,与其说是皇帝巡视,倒更像是来讨伐的。“这...这真是圣驾?”有官员颤声问道。闵学之眯着眼仔细打量,待看清崇祯的面容,立即跪倒:“大伙儿跪地高呼,迎接皇上的金龙宝辇,万岁万万岁!”其他官员也纷纷跪地高呼。崇祯注意到,魏忠贤跪得最快,姿态最低,那张老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。而李自成则是最后一个跪下的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甘。“进城说话。”崇祯淡淡道,声音不大,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。队伍缓缓向武昌城推进,道路两旁跪满了百姓,高呼万岁。街道打扫得一尘不染,两旁张灯结彩,俨然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。崇祯心里冷笑,这些百姓怕是被强迫来的吧?他们的衣着褴褛,面黄肌瘦,与这繁华的街景形成鲜明对比。